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2588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3850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2-2553-3311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中華開發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中華開發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中華開發資本鏈結台日新創 摘錄經濟A 11 2025-09-18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CDIB Cross Border Innovation Fund II LP(下稱「開發跨境創新基金」)宣布投資日本新創Visual Bank株式会社。該公司以AI技術驅動漫畫、動畫等IP創作流程,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繼投資日本無人機表演新創後,進一步拓展日本市場的重要布局,藉此加強台日動漫IP創作領域的連結並推動產業創新。

Visual Bank成立於2022年,旗下擁有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資產平台amana Images,並推出Qlean Dataset,提供高品質且已完成版權清理的AI訓練資料集,協助企業安全地將內容資產應用於 AI 開發。同時,其子公司THE PEN致力於研發支援漫畫家創作的AI輔助工具,主要用於提升從草稿(分鏡稿)到完成圖的各項流程效率,大幅縮短製作時間。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表示,AI驅動的創作工具是引領未來數位內容產業的關鍵,Visual Bank擁有領先的技術實力與創新實力,是台灣與日本動漫產業鏈的絕佳橋梁。他指出,本次投資不只看好其發展前景,也期待藉此促成跨文化、跨媒體的合作。

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為開發資本首支跨足東北亞的創投基金,由開發資本、台日政府基金(國發基金與Cool Japan Fund),及台灣產業界如奇景光電、精誠資訊、雄獅旅遊等共同成立,投資主軸涵蓋移動互聯網、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區塊鏈及生活產業等領域。除投資外,開發跨境創新基金亦積極推動「台日新創生態圈共創平台」,近期與Meet創業小聚聯合舉辦「Cross-Border Open Innovation Day—DX for Future Tech」,促進雙方合作交流。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開發資本秉持深耕台日新創生態圈、推動開放式創新、協助更多優秀新創成長的承諾外,未來在日本亦將積極探索生醫、半導體等深科技及AI基礎建設投資,促進台日產業互補,為投資人打造更靈活多元的資產布局機會。
2 開發資本跨境創新基金 押寶日本AI新創 摘錄工商A 12 2025-09-18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CDIB Cross Border Inn ovation Fund II LP宣布投資日本新創Visual Bank株式会社 。該公司以AI技術驅動漫畫、動畫等IP創作流程,是開發跨境創新基 金繼投資日本無人機表演新創後,進一步拓展日本市場的重要布局, 藉此加強台日動漫IP創作領域的連結並推動產業創新。

  Visual Bank成立於2022年,旗下擁有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資產 平台amana Images,並推出Qlean Dataset,提供高品質且已完成版 權清理的AI訓練資料集,協助企業安全地將內容資產應用於AI開發。

  同時子公司THE PEN致力於研發支援漫畫家創作的AI輔助工具,主 要用於提升從草稿(分鏡稿)到完成圖的各項流程效率,大幅縮短製 作時間,讓創作者能專注於創意發揮,協助催生更多優質動漫IP。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表示,AI驅動的創作工具是引領未來數 位內容產業的關鍵,Visual Bank不僅擁有領先的技術實力與創新實 力,更是台灣與日本動漫產業鏈的絕佳橋樑。本次投資不只看好其發 展前景,也期待藉此促成跨文化、跨媒體的合作,探索內容產業的無 限可能。

  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為開發資本首支跨足東北亞的創投基金,由開發 資本、台日政府基金(國發基金與Cool Japan Fund),及台灣產業 界如奇景光電、精誠資訊、雄獅旅遊等共同成立,投資主軸涵蓋移動 互聯網、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區塊鏈及生活產業等領域。

  開發跨境創新基金亦積極推動「台日新創生態圈共創平台」,近期 與Meet創業小聚聯合舉辦「Cross-Border Open Innovation Day—D X for Future Tech」,邀集台日兩地12家頂尖新創與4家指標性企業 ,共同探討新創從市場落地、成長到上市過程中的挑戰與機會,促進 雙方合作交流。
3 凱基證X中華開發資本 在台首推境外私募股權基金 摘錄工商C4版 2025-07-28
 面對高資產客戶對多元資產配置日益關注,凱基證券攜手中華開發 資本於台灣市場首次推出境外私募股權基金,凱基證券高資產客戶得 參與具高潛力的全球私募市場投資,為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立下重要里 程碑,開啟資產配置全新篇章。

  根據MSCI《財富管理新興趨勢報告》指出,全球財富管理機構預期 未來三年內將顯著提升對私募資產的配置比重平均高達82%,亞太地 區提升比重更高達92%,並有近75%的受訪者計畫「適度提高」或「 顯著大幅提高」客戶對私募資產配置。然而,目前市場上真正具備深 度與專業性質的私募資產投資工具仍屬稀缺,難以滿足高淨值族群對 多元化與高效率的資產配置需求。

  凱基證券表示,高資產客戶需求不再侷限傳統股債配置,而希望直 接參與具投資潛力的私募股權基金,故首次於台灣市場推出境外私募 股權基金,為高資產客戶引進多元創新財富管理解決方案,讓投資人 避開市場短期波動,專注長期價值創造。

  此檔私募股權基金由凱基證券與中華開發資本團隊合作推出,商品 設計全面回歸私募股權投資本質,採用有限合夥架構,更貼近全球主 流私募基金操作模式。此種投資除具備私募股權投資與短期景氣循環 脫鉤以及與公開市場低度相關等優勢,且得於市場錯配中精準辨識被 低估標的,提升報酬潛力與投資穩定性。此外,基金投資策略涵蓋成 長型股權投資、收購及槓桿收購(LBO),產業橫跨商業服務(科技 )、零售、教育服務、成熟科技等,同時專注於具穩定現金流或高成 長潛力的企業。基金為6年存續期設計,在追求長期回報與風險控管 之間取得良好平衡。
4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私募親民化 台潛力大 摘錄工商A5版 2025-07-16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15日表示,私募資產在台灣具備高度發 展潛力,而「親民化」是當前全球資本市場重要趨勢,已有美、英、 日、星等不少國家走在前面,累積許多值得參考的實踐案例。

  南怡君出席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以「 擴大私募參與多元資產配置」為題做經驗分享。她說,全球財富管理 規模2019年107兆美元,共同基金占44%為46.6兆美元,但私募資產 或俗稱「另類投資」,占14%、14.5兆美元,到2029年私募資產可達 29.2兆美元,是未來五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成長最快的。

  反觀台灣,2024年私募資產不增反減,下降到0.2%,年複合成長 率是負6%。她說,台灣2024年境內基金資產管理約新台幣13兆元, 以共同基金為主(74%),其中ETF最大宗,顯示投資重疊性相當高 ,這是私募資產管理界的機會。至於種類相當多元,有私募股權和創 投,還有私募債券,也有基礎建設、不動產、天然資源,對沖基金等 不同類別。

  何以國際間只有專業機構投資人、超高淨值家庭可參與私募資產投 資?南怡君分析,主因有幾個特性,一、投資期長,變現性低;二、 投資成功否不確定高;三、部分投資性複雜、較不易理解以及評估、 不易評價;四、投資沒有公開市價,資訊多不公開、透明性較低;五 、部分基金最低投資額極高,動輒千萬美元起跳。

  不過,全球私募資產趨勢已走向「親民化」,在台灣說「普惠金融 」。她說,過去十年,各國開始看到私募資產親民化,主要驅動要素 ,其一政策驅動,政府希望引資進入策略性產業,就會開放相關投資 ,把這個水龍頭打開。

  第二是投資人結構跟需求的轉變。南怡君說,隨著一般社會投資人 年齡漸長,投資需求就會開始轉變,較年輕時可能可以承擔比較高風 險,可在股市進出,年紀漸長或有退休需求,就會變得比較傾向穩定 型的固定收益。第三個是金融商品創新。可以把不同資產,就是交互 組合,可提供一定程度流動性。例如美國的 Interval Fund、Everg reen等都是。

  她說,投資組合如適度加入私募資產,可以達到風險分散效益,若 投資是類似基礎建設、不動產,投資組合就會具備抗通膨韌性,和股 市關聯性較低。另財務規劃有全方位長期思考的人,希望投資一個穩 定性收益,若私募資產有好的管理員,就會有一個潛在的、相對優化 的收益。

  南怡君強調,私募資產親民化,近年在美國、英國都有長足放寬, 英國鼓勵投資人,還有養老基金可積極參與投資。日本和新加坡也都 有,金管會目前非常積極,未來幾年可以看到相關的具體舉措。但她 提醒,私募資產親民化並非一片榮景,仍要注意挑戰風險,必須要有 配套措施,維護投資人權益,並要持續進持續金融科技帶來的風險。
5 力挺亞資中心 中華開發資本前瞻布局 摘錄工商A5版 2025-06-30
  全球資產管理市場加速演進,台灣迎來厚植金融實力、邁向資產管 理中心的關鍵轉型期。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行政院5月將「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七大施政重點之一,金管會則以「投資臺灣 支持產業發展」與「留財與引資並重」為雙主軸,聚焦「壯大」與「 串聯」兩大核心方針,打造有利資產管理發展的完整生態系。長期深 耕本土、鏈結國際的中華開發資本,以專業的跨境與跨產業整合能力 ,是政策推動落實的重要夥伴。

  南怡君指出,開發資本擁有逾65年產業投資經驗,投資實績涵蓋國 內外創投、成長型資本、私募股權與私募債權等多元資產類別,主題 橫跨深科技、先進製造、半導體、生醫照護、雙軸轉型及相關基礎建 設、中小企業傳承轉型等。例如以扶植台灣優勢產業為目標,布局I C設計、半導體供應鏈、電動車產業鏈、智慧製造及環保創新產業的 成長型股權投資;回應人口高齡化、健康檢測諮詢、疾病預防、數位 醫療等多元生醫投資;專注移動互聯網、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區塊 鏈及綠色科技等前沿領域的新創投資;及全球一流私募股權及私募債 權基金與共同投資。

  在「引資」方面,南怡君強調,開發資本善用其「跨產業 × 跨區 域 × 跨幣別」的整合優勢,積極鏈結海內外資金與策略資源,搭建 一連結國際專業投資法人、台灣產業龍頭、研究機構等的生態圈。過 去10年間,為本地企業以及相關產業鏈匯聚超過新台幣400億元的成 長資本,成為非上市中堅企業的重要資金動能,具體落實「投資臺灣 」政策方向。

  在「留財」方面,據南怡君觀察,全球資本市場正掀起「私募資產 親民化」浪潮,打破傳統私募市場僅限機構及家族辦公室等超高淨值 族群參與的限制,擴大更多合格投資人的參與機會。開發資本洞察趨 勢,致力開發適合台灣財富管理市場及高淨值個人與家族需求的私募 投資產品,擬透過財富管理2.0通路,讓台灣投資人不必出國就能參 與國內外私募市場,實現資產配置全球化,提高國人理財效率與穩健 性。

  南怡君介紹,即將推出的方案包括投資於海內外物流中心、商用不 動產的私募債權投資,以滿足本地投資人對於類固定收益資產之需求 及與國際投資機構共同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以享受全球不同區域及 產業的經濟成長。同時,開發資本以投資專業協助長期資金配置於公 共建設、高齡產業、再生能源及其他核心戰略產業,以強化本土資金 的在地運用效益。

  展望未來,南怡君表示,開發資本將秉持專業、穩健與創新精神, 支持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政策,促進資產管理與產 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在政策引導與市場動能交匯下,開發資本將持續 扮演連結資本與政策的橋梁角色,為打造台灣資產管理黃金年代注入 堅實動能。
6 匯損衝擊 金控5月虧68億元 摘錄經濟A4版 2025-06-11
最慘五月天,14家上市金控5月因新台幣強升逾2元,衍生高額匯損,烏雲罩頂,多家金控旗下子壽險大虧,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合計稅後淨損68.44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倒退至1,554.07億元,年減41%,國泰金是唯一子壽險未單月虧損,富邦金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2.89元,仍居第一。

5月新台幣對美元匯價強升2元多,壽險業普遍承受匯損吃掉獲利的苦果,九家子公司有壽險的金控中,5月單月子壽險唯一有獲利的是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而金控5月單月虧損的則增至三家,即新光金、凱基金與富邦金。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獲利盈轉虧,前五月累計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的,只剩玉山金一家,金控累計獲利萎縮、年減幅度放大,唯一累計虧損的新光金則是前五月累虧破300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77元。

富邦金5月稅後淨損5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94.9億元,年減33.6%,EPS為2.89元。台北富邦銀5月及累計前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累計獲利為歷年次高,富邦證券5月獲利為歷年次高。

富邦人壽5月稅後淨損91.4億元。北富銀前五月稅後純益157.1億元,年成長19%,續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4.1億元,年成長12%。

國泰金5月稅後純益52.4億元,較前月大增三倍,累計稅後純益386.5億元,年減34.3%,EPS為2.64元,緊咬富邦金。子公司國泰世華銀、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5月獲利4.4億元。國泰世華銀累計稅後純益195.1億元,年成長16.3%,國泰產險累計稅後純益13.9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成長40%。

凱基金控5月稅後淨損73.63億元,主因凱基人壽5月匯損衝擊嚴峻,凱基金前五月稅後純益也縮水至18.61億元,年減85%,EPS為0.11元。

凱基銀累計稅後純益27.55億元,年成長16.7%,是獲利成長表現最亮眼的子公司,凱基證券累計稅後純益27.07億元,中華開發資本累計稅後淨損2.28億元。

台新金5月稅後純益5.6億元,月減55.9%,前五月稅後純益65.6億元,年減19.1%,累計EPS為0.44元。台新銀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健,5月稅後純益14.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2.5億元,年成長16%,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台新人壽5月稅後淨損8.9億元,累計稅後淨損9.4億元。

新光金5月稅後淨損達148.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淨損再擴大至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淨損1.77元。新光金表示,單月虧損主要是新光人壽因台幣大幅升值,致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
7 中華開發資本深化台日合作 摘錄經濟A 11 2025-06-06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開發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宣布,於福岡設立日本第二個據點,持續拓展在日布局、擴大業務版圖至西日本。創新管顧與國際知名創新基地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CIC)為策略合作夥伴,此次進駐CIC Fukuoka,象徵雙方合作關係邁入新階段;同時也彰顯創新管顧與Cool Japan Fund於2024年8月共同設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後,在推動台日創新與投資合作方面累積的具體成果與綜效。

開發資本旗下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表示,繼東京據點後,創新管顧選擇於福岡設立新據點,除了強化在日布局,也為進軍西日本市場奠定關鍵基礎,福岡具備發展成為亞洲創新樞紐的潛力,是創新管顧推動國際創新合作的重要據點。

郭大經指出,CIC Fukuoka匯聚各領域創業者、投資人與新創企業,形成高度協作的創新社群;創新管顧進駐此平台,將有助於更深入連結當地創業網絡,拓展東京以外的投資機會,挖掘潛力案源。為推動台日創新與產業交流(Open Innovation),未來創新管顧也將於台北南港、東京及福岡據點舉辦多場創新論壇、投資媒合會等活動,促進雙邊實質對話、資源整合與跨域合作,進一步強化台日創新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開發資本以「與台灣團隊陪跑國際」自我期許,而創新管顧致力於建立完整的台日新創資源平台與跨境市場,以跨境創新基金鏈結國發基金、Cool Japan Fund、母公司凱基金控以及產業投資人如奇

景光電、精誠資訊等,為跨境公私協力(Cross-Borde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新典範。開發資本在日本除深耕新創投資外,亦積極布局私募股權類投資,同時期望未來透過半導體等深科技領域及基礎建設相關投資項目,促進台日產業互補發展,並為投資人創造更多元的資產配置機會。
8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 進駐福岡 摘錄工商A 13 2025-06-06
  開發資本旗下開發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宣布,繼東京據點後,正式於 福岡設立第二個日本據點,持續拓展在日布局、擴大業務版圖至西日 本。創新管顧與國際知名創新基地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 CIC)為策略合作夥伴,此次進駐CIC Fukuoka,象徵雙方合作關係邁 入新階段;同時也彰顯創新管顧與Cool Japan Fund於2024年8月共同 設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後,在推動台日創新與投資合作方面累積 的具體成果與綜效。

  福岡為九州最大城市及商業與創新重鎮,近年積極推動新創友善政 策,並持續營造對國際企業高度開放的環境,擁有完整產業鏈與蓬勃 的創業生態系。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表示,創新管顧選擇於此設立 新據點,除了強化在日布局,也為進軍西日本市場奠定關鍵基礎,福 岡具備發展成為亞洲創新樞紐的潛力,是創新管顧推動國際創新合作 的重要據點。

  郭大經指出,CIC Fukuoka 匯聚各領域創業者、投資人與新創企業 ,形成高度協作的創新社群;創新管顧進駐此平台,將有助於更深入 連結當地創業網絡,拓展東京以外的投資機會,挖掘潛力案源。為推 動台日創新與產業交流,未來創新管顧也將於台北南港、東京及福岡 據點舉辦多場創新論壇、投資媒合會等活動,促進雙邊實質對話、資 源整合與跨域合作,進一步強化台日創新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開發資本以「與台灣團隊陪跑國際」 自我期許,而創新管顧致力於建立完整的台日新創資源平台與跨境市 場,以跨境創新基金鏈結國發基金、Cool Japan Fund、母公司凱基 金控、以及產業投資人如奇景光電、精誠資訊等,為跨境公私協力的 新典範;目前基金關帳規模即將超過8,000萬美元,正朝向1億美元目 標邁進。開發資本在日本除深耕新創投資外,亦積極布局私募股權類 投資,同時期望未來透過半導體等深科技領域及基礎建設相關投資項 目,促進台日產業互補發展,並為投資人創造更多元的資產配置機會 。
9 開發跨境基金 投資三家新創 摘錄經濟A 11 2025-01-24
凱基金控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旗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下稱開發跨境創新基金)2024年8月成立至今,五個月內已投資三家日本及台灣新創公司,總投資金額近500萬美元。

基金首度投資的日本新創公司為日本無人機表演市占率第一的Redcliff, Inc,兩家台灣新創為犀動智能(Aiello)及翔評互動(AlleyPin)。

開發跨境創新基金規模為7,500萬至1億美元,為中華開發資本第一支跨足東北亞的創投基金,由中華開發資本、台日雙方政府基金(國發基金與Cool Japan Fund)及台灣產業界如奇景光電、精誠資訊等共同成立,投資主軸包括移動互聯網、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區塊鏈及生活產業等領域的台日新創。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指出,開發資本致力於協助本土及台籍背景企業家、創業家「在地創生、展業八方」,具體進展則如開發創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所表示,2023年首先在東京成立創新加速器空間,提供台日新創業者落地相關服務及產業交流;2024年進一步成立開發跨境創新基金,以打造台日新創共同市場為願景。

「Redcliff」核心事業為無人機表演之動畫內容企劃、製作及營運,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看好無人機作為新型態的媒體平台,未來將協助其進行海外拓展,第一站就是引介台灣合作夥伴。

「犀動智能」專精於AI自然語言模型,提供一站式旅宿SaaS管理平台,已服務超過180家國際品牌飯店,並隨著疫後觀光市場復甦,在日本市場快速拓展,簽約房數超越2萬間,累計解決近500萬次房客需求與跨部門任務,支援中、日、英、泰、韓五種語言。

「翔評互動」則以醫療診所為核心,2024年開始拓展日本市場,約一個季度內即成功拿下超過20家客戶,並逐步與當地四家EMR系統商完成技術整合,當年也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的肯定,是醫療科技領域唯一獲獎的台灣企業。
10 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 台日新創靠山 摘錄工商A 11 2025-01-24
 凱基金控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旗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202 4年8月成立至今,五個月內已投資三家日本及台灣新創公司,總投資 金額近500萬美元。凱基金控指出,基金首度投資的日本新創公司為 日本無人機表演市佔率第一的Redcliff, Inc,兩家台灣新創為犀動 智能(Aiello)及翔評互動(AlleyPin)。

  開發跨境創新基金規模為7,500萬美元~1億美元,為中華開發資本 第一支跨足東北亞的創投基金,由中華開發資本、台日雙方政府基金 (國發基金與Cool Japan Fund)及台灣產業界如奇景光電、精誠資 訊等共同成立,投資主軸包括移動互聯網、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區 塊鏈及生活產業等領域的台日新創。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開發資本致力於協助本土及台籍 背景企業家、創業家「在地創生、展業八方」,具體進展則如開發創 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所表示,2023年首先在東京成立創新加速器空間 ,提供台日新創業者落地相關服務及產業交流;2024年進一步成立開 發跨境新基金,以打造台日新創共同市場為願景。

  南怡君說明,基金在投資過程即特別重視投資戶海外拓展的潛力及 基金如何提供協助,例如「Redcliff」核心事業為無人機表演之動畫 內容企劃、製作及營運,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看好無人機作為新型態的 媒體平台,未來將協助其進行海外拓展,第一站就是引介台灣合作夥 伴。

  其他兩家投資戶為台灣新創,其一為專精於AI自然語言模型,提供 一站式旅宿SaaS管理平台的「犀動智能」,該公司已服務超過180家 國際品牌飯店,並隨著疫後觀光市場復甦,在日本市場快速拓展,簽 約房數超越2萬間,累計解決近500萬次房客需求與跨部門任務,支援 中、日、英、泰、韓等五種語言。

  「翔評互動」以醫療診所為核心,去年開始拓展日本市場,約一個 季度內即成功拿下超過20間客戶,並逐步與當地四家EMR系統商完成 技術整合,完善系統的在地化基礎,當年也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的肯 定,更是醫療科技領域唯一獲獎的台灣企業。
11 背靠緯創集團 豐富資源拓市 摘錄經濟A5版 2025-01-19


中華開發資本管顧副總經理鄒旭昇指出,緯謙汲取緯創集團在電子製造業的堅實基礎,同時積極擴展雲端應用市場,成為台灣極少數具備Oracle VAD(VAD, Value Added Distributor)資格的代理商。

鄒旭昇表示,中華開發資本對緯謙的投資,是順應科技發展趨勢的重要布局。

緯謙自2019年至2023年的營收每年穩定成長30%以上,主要得益於其代理的Microsoft和Oracle雲端產品,迅速累積廣泛的企業客戶基礎。Microsoft Azure的市占率持續攀升,再加上生成式AI應用Copilot的推出,使其雲端平台的應用價值進一步提升,為緯謙未來的業務成長注入強大動能。同時,Oracle雲端業務的成長也將持續挹注緯謙的營收,使其在台灣的雲端市場中維持領先地位。

此外,緯謙耕耘產業並開發垂直應用產品(Vertical Solution)。這不僅讓緯謙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雲端市場中找到高利潤增長點,更進一步鞏固其與企業客戶的深度合作關係。

鄒旭昇表示,緯謙因背靠緯創集團的資源,以及大股東中華電信在業務上的合作,因此持續擴大雲端客戶數目的同時,仍有足夠的資源進行高毛利率垂直產品的開發,惟前期所需要付出的研發資源多,一般代理商無法承擔,緯謙挾帶此競爭優勢下,將持續開展各項產品,優化產品結構。
12 中華開發挺國際學生創生團 摘錄經濟A 11 2024-11-27
凱基金控旗下中華開發資本與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舉辦的「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今年透過三場活動,帶領來自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歐美及日本等地的學生,以雙腳行走加上五感體驗,走訪地方創生團隊,深化對台灣的認識與認同。

繼宜蘭頭城的人文行程,到新北坪林的採茶體驗,「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為日本籍的年輕學子設計新北淡水的藝術之旅,拜訪開發資本去年展開培力的地方創生團隊「山之山食驗室」。「山之山食驗室」主持人郭忠坤從藝術教育為起點,延伸至家族農漁事業,以全新手法貫徹理念走出地方創生新路。

行政院宣示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後,國發會以各種形式致力支持,至今已遍地開花。因此開發資本決定投入超過60年扶植台灣產業發展的經驗,肩負起協助地方創生團隊的使命。「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第三場走訪的「山之山食驗室」正是開發資本的培力團隊之一。

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余珊蓉指出,人才是企業之本,「培育人才」及「藝術文化」向來是基金會主要工作項目;「地方創生」這項結合人才培力與在地發展的重要議題,同樣是基金會的重點工作。在「山之山食驗室」的巧思下,結合地方創生、人才培力及藝術文化,堪稱典範之作。本次協辦活動的PAPAGO遊學村副社長黃宣瑜表示,如何引領來台就學的日本籍學生除了學業之外,能透過多元形式領略台灣風采,一直是目標工作;藉由和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合作,可讓學生同時看見台灣的地方創生能量,並開展校園以外的交友圈。

連續三場的國際志工活動,不僅昭示企業對於環境和地方的支持,更是永續發展的必要工作及重要里程碑。在全球化趨勢下,未來將秉持在地連結與國際視野,持續攜手各方讓地方創生的理念不斷萌芽、在地深耕。
13 搶食診斷大餅 躍居成長引擎 摘錄經濟A5版 2024-11-24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生醫基金於2016年開始投資博信,主要投資理由係看好其新一代超音波顯影劑TBS-002,與現今廣泛使用的超音波技術搭配,有望在競爭有限的診斷市場中成為下一波成長動力。此外,博信在藥物傳輸方面的技術也展現突破性的應用潛力。

超音波顯影劑能大幅提升超音波影像清晰度和精準度,對腫瘤、血管及心臟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不僅診斷效果可媲美CT和MRI,且成本更低、無毒性、等待診斷時間更短。博信的TBS-002係新一代超音波顯影劑,產品特點可延長顯影時間及用於多種深淺組織造影,為目前及潛在的臨床應用提供更佳的解析度。目前TBS-002已準備進入三期試驗階段,若能順利通過,將有望打破國際大廠在全球各個區域市場的壟斷地位,並推動在不同區域的授權合作與商業化進程,為博信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

博信超音波顯影劑技術在藥物傳輸也展現極高潛力。傳統的藥物傳輸方式常受到藥物在體內分布不集中及釋放速度不穩定的限制,導致療效不佳;博信的超音波導向技術則提供一種創新解決方案,能透過超音波精準控制藥物在目標組織定點釋放,提高累積量,從而改善治療成效,並同時降低副作用風險。此技術在癌症治療、局部給藥、基因治療等多個醫療領域中已展現應用潛力,有望成為次世代藥物傳輸技術的重要開發方向。

中華開發生醫基金在醫藥、醫材及健檢等多元領域有廣泛布局,藉由基金內資源整合及策略合作,能有效促成博信與同業展開技術和資源合作,產生更高綜效。透過此策略,基金持續將焦點放在具有突破性技術和市場潛力的生醫新創公司,並加強在生醫產業生態系統中的布局,符合基金一貫的投資策略,亦將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
14 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 加速創新合作 摘錄工商C3版 2024-11-22

  凱基金控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旗下開發創新管理顧問公司於今年8 月宣布成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深耕台日兩地的新創生態圈 ,致力成為連結雙邊資源的橋樑,推動雙邊創新合作,21日於亞洲最 大國際新創展會「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宣布與台智雲AI超 算加速器、國際新創基地CIC(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及泰 國數位科技門戶Techsauce結盟,將串連台、日、泰等國際資源,打 造跨越產業及地域之國際新創平台。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指出,與輔導AI新創團隊的台智雲AI超算加 速器結盟,將使新創團隊同時擁有加速器資源及投資輔導之全面支持 ,創業之路上走得更快更遠。國際團隊的加入,更為台灣新創提供國 際視野,協助台灣團隊開拓日本或東南亞新市場。

  延續今年「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的主軸「TAIWAN+1」, 開發創新管理顧問今年與Garage+攜手打造「台日連線 破浪新勢力」 專館,以結合創業加速、企業資源、新創投資與國際鏈結為目標,打 造台日新創雙向發展新未來。

  開發創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表示,「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的重 要目標是協助新創開打國際盃,所需資源包括資金及在地人脈網絡, 在中華開發不斷擴大產業及域的平台上,新創將可獲得關鍵夥伴。

  「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Shibuya Startup Support and Shibu ya Startup KK介紹澀谷如何推動新創支持,並由Silicon Valley V entures剖析日本新創生態系,讓參與者更加了解日本的新創環境; 並以邀請日本創投機構Cool Japan Fund和Mizuho Capital與台灣新 創公司對話,促進雙方創新合作火花。
15 能源轉型龐大商機 我電子業優勢大 摘錄工商A6版 2024-11-08
全球積極推動淨零排放的浪潮下,能源轉型為各國刻不容緩的重要 議題。前杜邦(DuPont)執行長Dr. Marc Doyle指出,能源轉型將帶 來史上最大規模的商機,台灣憑藉在電子產業的優勢,有望在此波轉 型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

  Dr. Marc Doyle應國喬石化、中華開發資本、凱基證券邀請,7日 出席「全球能源轉型:創造經濟成長機會」論壇並發表專講。他指出 ,去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台灣碳排放量約3億噸,不到0.6% ,然而台灣對全球GDP總量的貢獻實際上接近1%。他強調,「更重要 的是,台灣在解決全球氣候問題上的貢獻遠遠超過這些數字。」

  能源轉型議題迫在眉睫,Dr. Marc Doyle直言:「電動車(EV)與 人工智慧(AI)的崛起,將帶動電力需求大幅成長。」能源轉型與數 位轉型,是密不可分的全球趨勢,以中國大陸為例,計劃將電網供電 從目前30%,大幅提升至2050年的70%,藉此打造全球最低成本的電 力系統,以支援產業發展。

  目前全球能源消費仍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 )預估,2024年全球太陽能投資將達5,000億美元,發電量突破600G W(百萬瓩)。Dr. Marc Doyle表示,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下降 ,預計到2032年將超越燃煤發電,成為最主要的能源來源。

  同時,鋰電池市場規模也快速擴張。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鋰電池 市場規模已達1,80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達5,000億美元,這也是D r. Marc Doyle認為台灣最有機會把握的領域。

  Dr. Marc Doyle指出,以充電設施為例,需要大量電子零組件,包 括功率半導體(如碳化矽)、被動元件和工程塑膠等,「你會發現台 灣產業無處不在,將有數兆美元資金湧入這些領域。」他表示,特別 在創新領導力、設計組裝和先進製造三個面向具有強大優勢,將在全 球數兆美元的投資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

  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遇,Dr. Marc Doyle建議企業,應採取積 極行動:短期應制定2030年永續計畫、建立碳排放監測機制;長期則 要提出更具企圖心的2040年和2050年淨零策略,並優先投資於減碳相 關的成長產業。他特別強調,「如果沒有政府推動,這些改變將很難 實現。」
16 「全球能源轉型:創造經濟成長機會」論壇 聚焦能源轉型國際趨勢 摘錄工商A6版 2024-11-08
  由國喬石化、中華開發資本、凱基證券共同邀請的「全球能源轉型 :創造經濟成長機會」論壇於7日舉行。聚焦在能源轉型的國際趨勢 中,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企業有何商機可以切入、如何著手等。國喬 石化總經理曾嘉雄指出,未來更將投入電動車、氫能車等領域的研發 ;Ollleaders LLC執行長郭明政則以台積電為例說,公司成功的模式 是「持續不斷投資技術,無論景氣好壞都不能停」,企業也要勇於嘗 試創新商業模式,把握新機會。

  這次論壇甚受產業界重視,與會代表的意見也均直指問題而來。工 業技術研究院協理李宗銘表示,院方政積極協助產業發展創新技術, 包括協助台積電開發再生水技術,每天可供應2萬噸清潔用水,並透 過導入AI技術,協助石化業提升製程效率,創造年省2億元效益。而 在在電池技術方面,也投入開發低碳溶劑、新型添加劑等材料,並發 展快充技術。

  石化業是此波企業轉型大潮最矚目的產業。曾嘉雄指出,公司近年 推動數十項節能方案,每年省下近1,700萬度電、約20萬噸用水,未 來更將投入電動車、氫能車等複合新材料研發。

  曾在杜邦服務28年的郭明政,主導過國際大型併購案,對企業創新 轉型有豐富經驗。他表示,電池領域面對大量低價競爭,台灣如要發 展,勢必走向高階精密化發展。「技術含量要高的,台灣才有機會勝 出。

  郭明政進一步解釋,現在電池走向智慧化,當中許多精密電子零件 更加精細,對台灣的企業而言,首先要掌握客戶需求,接著找出自身 技術優勢,最後落實改變。以杜邦最早的硫酸製造為例,後來因握有 安全性的技術優勢,轉型為運送事業。

  至於台積電、鴻海等企業早已落實轉型策略。為解決綠電取得問題 ,鴻海與中華開發資本成立開鴻能源,「自己的綠電自己種」,且已 獲得國際品牌客戶青睞,共同投資擴大綠電供應。

  無論投入哪種方向,郭明政強調,他認為,台灣擁有豐富的科技人 才和完整產業鏈,若能專注於高價值領域,必能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 中脫穎而出,台灣大量的科技人才為一大強項,必須好好地把握善用 。

17 開發資本挺地方創生 摘錄經濟A 11 2024-11-05
凱基金控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持續支持國家發展委員會「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3日正式公布今年度入選的十支創生團隊。

開發資本以公私協力為重要理念的地方創生培力計劃,將再擴大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引入更多的企業資源,致力建構地方創生生態圈。

開發資本指出,十支入選團隊名單包括:屏東縣一途創意(大山豆果樹認養計畫)、新北市八煙三生發展協會(開發新款抽屜式蜂箱)、新竹縣土者土者女子工作室(客家保存食物延伸至食農教育)、彰化縣天禾日有限公司(美學加值餐桌轉譯)、澎湖縣汝賀文化工作室(在地製灶-作伙來炊粿)。

以及雲林縣宏懿國際有限公司(推動農業升級)、台東縣柴米(野孩子共學基地)、南投縣破竹工作室(竹藝復興)、彰化縣通利水產行(廢棄蜆殼循環再造)及苗栗縣霧鹿奇途工作室(木材*鹿角蕨)。

此次受開發資本邀請擔任評審的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指出,今年獲選團隊最大特色在於女性占比高達七組,看見女力在地方實踐上的展現,也因而使議題更為細膩並具有人性的關懷;其次是青年帶著創造力返鄉加值接班,運用別於家業的創造模式,來緩緩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第三是大舉投入教案開發與設計,讓在地DNA得以傳承並擴散,也讓家鄉文化資產得以保存;最後是有多組在本身有事業之外,投入具高度共益性的行動,並與多重利害關係人合作共創,具有延伸性的運作模式。

去年開發資本以公私協力的模式培力地方創生團隊,過程中引入其他企業共同投入,包括邀請KKday、綠藤、福盈科化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的投資戶,帶給創生團隊全新的視野。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今年將再依照入選團隊的需求,在開發資本超過60年的投資網絡中,找到最符合團隊的企業導師,並對接商機及產業資源,陪同團隊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
18 中華開發資本 挺地方創生團隊 摘錄工商A 11 2024-11-05
 凱基金控子公司開發資本日前宣布持續支持國家發展委員會「獎勵 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11月3日正式公布2024年度入選的十 支創生團隊。開發資本以公私協力為重要理念的地方創生培力計劃, 將再擴大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引入更多的企業資源,致力建構地方創 生生態圈。

  十支入選團隊名單,包括屏東縣一途創意(大山豆果樹認養計畫) 、新北市八煙三生發展協會(開發新款抽屜式蜂箱)、新竹縣土者土 者女子工作室(客家保存食物延伸至食農教育)、彰化縣天禾日有限 公司(美學加值餐桌轉譯)、澎湖縣汝賀文化工作室(在地製灶—作 伙來炊粿)、雲林縣宏懿國際有限公司(推動農業升級)、台東縣柴 米(野孩子共學基地)、南投縣破竹工作室(竹藝復興)、彰化縣通 利水產行(廢棄蜆殼循環再造)及苗栗縣霧鹿奇途工作室(木材鹿角 蕨)。

  開發資本評審之一的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指出,今年獲選團隊最 大特色在於女性占比高達七組,看見女力在地方實踐上的展現,也因 而使議題更細膩並具有人性關懷;其次是青年帶著創造力返鄉加值接 班,運用別於家業的創造模式來緩緩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第三是大 舉投入教案開發與設計,讓在地DNA得以傳承並擴散,也讓家鄉文化 資產得以保存;最後是有多組是在本身有事業之外,投入具高度共益 性的行動,並與多重利害關係人合作共創,具有延伸性的運作模式。

  去年開發資本以公私協力的模式培力地方創生團隊,過程中引入其 他企業共同投入,包括邀請KKday、綠藤、福盈科化學等不同專業領 域的投資戶,帶給創生團隊全新的視野,對企業及團隊都是新的體驗 。

  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今年將再依照入選團隊的需求,在開 發資本超過60年的投資網絡中,找到最符合團隊的企業導師,並對接 商機及產業資源,陪同團隊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
19 11/6 生技論壇 剖析產業戰略 摘錄經濟A 10 2024-11-03


經濟日報將在本周三(6日)舉辦「2024生技論壇-健康台灣 生技新契機」,特別邀請多位產業導師與專家親臨,深入剖析當前生醫產業在精準健康、製藥戰略、產業創新、再生醫學、投資視野與關鍵機會六大主題,揭示生醫產業起飛前的大戰略。

本次論壇將於11月6日上午9時,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01室(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盛大舉行。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藥華醫藥、長聖國際生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訊聯生技等協辦。

在講者規劃上,今年的論壇邀請了台灣生物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蒞臨致詞。另,專題講座方面,先安排上午場,首先有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專講「精準健康產業發展未來趨勢」;其次,有藥華醫藥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國鐘,剖析「全球生醫製藥大戰略」;其三,請到長聖國際生技董事長劉銖淇,分析「生技產業的創新模式」。至於專題講座下午場,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特以「外泌體Foundry 帶動多元產業快速再生醫學化」為題,解析當前最紅的生醫議題。

再來,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吳欣芳在其專業領域,為讀者展示「生醫新視界 迎接生醫投資新時代」;最後,由壓軸講師、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董事長虞成全,深入淺出說明「在變局中創造機會:生醫產業的成長關鍵」。

此次論壇的另一個重頭戲,是下午場的專題座談,今年以《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新策略》為題,邀請到前考試委員胡幼圃主持,與談人則涵蓋生醫產業各領域精英與領袖級專家,包括鑽石生技投資副總裁黃彥臻、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樂迦再生執行長張裕享。

著眼於全球經濟2024年仍然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所幸全球生醫產業在走過新冠疫情的衝擊後,現正邁向新的紀元發展,本報每年均希望透過生醫論壇,為產業尋找方向,為投資人指明前路。
20 介面操作簡單 成為競爭優勢 摘錄經濟A5版 2024-11-03


創新加速基金總經理郭大經分析,Ocard產品深受餐飲、零售等線下實體店業者青睞,除因其產品高度標準化、上線速度快、會員管理功能完整,更關鍵的是,Ocard產品操作簡單,不增加前線員工的工作負擔,因此在市場上有高度競爭力。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創新加速基金於今年年初投資Ocard。創新加速基金表示,Ocard主要服務的餐飲、零售行業,在台灣地區CRM需求占比已超過五成。儘管餐飲服務類市場較為破碎,且競爭者眾多,但Ocard已與多間POS機廠商串接,服務品牌數達上千個、囊括超過6,600間店家,已成功創造「Ocard會員經營生態系」。

創新加速基金進一步指出,許多線下業者長期以來都有會員管理的需求,但傳統方式如自建App或使用POS系統附屬的基礎功能,不僅成本高,實用性也有限,導致會員經營困難。Ocard的解決方案則讓業者能輕鬆串接常用的通訊系統,使消費者可自由透過LINE等通訊軟體或Ocard App與會員互動,有效提升商戶的會員經營成效。

Ocard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自2023年起已進軍馬來西亞和香港。創新加速基金總經理郭大經表示,如香港、東南亞仍習慣自建App經營會員,正像是多年前的台灣,因此Ocard在當地具有相當的先行優勢。Ocard亦正啟動跨平台的點數流通計畫,以突破現有點數系統的限制,讓消費者能自由選擇累積如亞洲萬里通、HAPPY GO 或OPEN POINT等點數,使會員經營不只用在回流,更具有拉新的效果。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基金專注投資次世代電商、移動互聯網等領域之新創企業,其第二檔基金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亦瞄準具有跨境潛力之台日、東亞明日之星,協助如Ocard一樣的被投資戶鏈結海外事業資源,進軍國際市場。
 
第 1 頁/ 共 2 頁 共( 26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投資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