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 創18個月來次低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9-19 |
中央銀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見效,房市熱度明顯降溫。央行18日公 布8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單月新增房貸較7月減少92. 66億元、降至616.58億元,創去年3月以來的18個月次低水準,新房 貸利率持平在2.303%,續位在2009年1月以來的逾16年半高點。
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 均利率為2.196%,較7月微幅下降,主因週轉金及資本支出貸款利率 下降所致。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說明,8月購屋貸款、資本支出貸款、週轉 金貸款金額,均較7月下降,尤其週轉金月減944.58億元最多,主要 是民營企業週轉貸款比7月減少。對外界最關心的房貸,8月新承作金 額下滑,主要受移轉棟數減少所致,8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 11.63%,且年減32.06%,前八月年減27.65%;反映當前移轉棟數 減少,買氣下滑,8月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月指數小幅年減幅達2.35 %,創2017年10月來新低。
央行同時公布8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8月購置住宅貸 款餘額11兆4,235億元,年增率僅剩6.28%,增速為2023年11月以來 新低,供給面的建築貸款餘額3兆4364億元,年增率同步降至0.71% ,寫2016年12月以來新低。
從房貸餘額年增率觀察,去年9月來到高點11.26%,但隨各部會打 炒房措施推出後,增速已開始放緩,至今年6月已跌破8%、7月再跌 破7%,至8月底已連11月呈現放緩,反映出近期房市降溫狀況。
新青安占整體房貸比重,根據央行統計,8月五大行新承做新青安 房貸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占比微幅上升至40.54%;8月占整體房 貸餘額占比也略升至12.4%。央行官員表示,目前新青安房貸比重拉 高,符合政策導向,房市信用資源都流向首購或無自用住宅,這部分 是各部會都樂見。
|
2 |
法人營收入帳 外幣存款衝高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9-18 |
新台幣7月回穩,加上三類資金湧入,國銀外幣存款激增。金管會 公布7月國銀外幣存款餘額狀況,整體餘額達14兆3,742億元,7月單 月增加3,260億元、月增2.3%,不只終止連四黑,還創21個月來新高 ,銀行局官員分析,主要三因素:法人客戶營收入帳、投資款匯回, 加上資金調度需要。
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從3月起就受到新台幣升值因素狂掉,尤其4月、 5月、6月僅三個月就蒸發破1.1兆元,也面臨14兆元大關保衛戰,但 7月新台幣回溫,加上股利發放的傳統旺季等因素,總算守住14兆元 大關,但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已連三個月都不如去年同期水準。若排 除匯率因素,以7月底美元匯率29.916換算,7月底外匯存款為4,805 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107億美元,月增金額亦創了2023年12月以來 的新高。
外幣存款兆元俱樂部依然維持六家,包括中信銀行1.43兆元、台北 富邦銀行1.25兆元,兆豐銀行、玉山銀行、臺灣銀行、第一銀行皆在 1兆元以上,其中年增率最大的是北富銀年增8%,其次為玉山銀年增 4.7%。
中信銀表示,2025年7月外幣存款增加約216億元或1.53%,主要來 自外幣定存增加297億元或約3.44%,除了7月美金兌台幣匯率升值以 外,依照財政部公告,今年3月開始每月台灣出口金額均屢創歷年新 高,7月累計出口金額年增率28.3%,後續訂單收款亦會帶動外幣資 金流入,外幣存款相較去年同期外幣存款減少775億元,主要還是因 為美金較去年貶值幅度大所致。
北富銀指出,個金部分,7月外幣存款餘額較前月及去年同期皆成 長,主因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破29元,客戶換匯動能提升,加上有 推出理財會員專屬大額優利定存,存款吸收效果佳,法金部分,7月 外幣存款較前月及去年同期皆有10%成長,主因電子科技產業出口暢 旺,出口貨款的匯入款增加,及海外分行存款的增加。
一銀說明,今年7月底全行外匯存款餘額較上月底增加約2.4%,增 加主因為美元匯率升值。另較去年7月底減少約0.7%,主要為美元貶 值匯率換算所致。今年前七月較去年底減少約1.5%,亦為美元貶值 匯率換算所致。
|
3 |
公股海外據點 進行撤點評估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9-18 |
公股銀行調整海外布局策略,撤點成為新趨勢,包括第一銀行、合 庫銀行相繼裁撤緬甸辦事處,兆豐銀行一口氣宣布裁撤7家海外分支 行,臺灣銀行也進入辦事處整併評估期。至於土地銀行、華南銀行、 彰化銀行及臺灣企銀等,暫無裁撤規劃。
一銀、合庫銀裁撤的緬甸仰光辦事處的主因是,當地政局不穩,綜 合考量員工人身安全與當地經濟環境,決定裁撤。其他銀行則因成本 、資源等因素考量,多從辦事處著手評估調整。
公股銀高層指出,海外據點成本高,由於辦事處無法從事業務,升 格分行又有難度,舉凡人力、租金都是筆不小開支,長期下來「持續 燒錢」。銀行現階段多以鄰近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來 服務未設立據點或僅設立辦事處的相關業務。
合庫銀表示,海外據點布局上,部分地區仍具利差優勢,依舊是銀 行重要獲利引擎,還是會繼續拓展據點,但外部環境變化大,整併與 開拓將同步評估。
兆豐銀說明,因應全球金融市場變化與數位化趨勢,推動海外營運 據點整併計畫,藉由整併同地區分支行,撙節營運成本、有效配置資 源及提升整體經營效益。此外,金融業務推展方式已不像以往仰賴實 體據點,多透過數位平台與跨境整合服務,達成業務拓展目標,據點 設置策略亦隨之轉型。
臺銀強調,在支持台商企業及本國重要產業發展的前提下,海外布 局視各國政經情勢及准入政策,尋找具有商機及發展潛力的國家設點 ,或者現有據點適時評估升格營運據點。
彰銀目前未有擬合併或裁撤的海外據點,海外布局主要依據整體營 運策略與風險控管原則進行,審慎評估各地經濟暨政局穩定性、金融 監理要求強度及資本門檻等因素,並參酌評估地區與台灣雙邊經貿往 來緊密程度及政府政策發展方向。
臺企銀同樣表示,現階段仍以持續擴大既有分行的營運規模,及深 化當地客戶關係為目標。
|
4 |
金價 一度衝破3,700美元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9-18 |
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帶動黃金現貨價格飆漲,16日一度突破每盎司 3,700美元。但金價17日自歷史高點回落,原因是投資人觀望利率決 策結果、趕緊獲利了結。
黃金現貨價17日盤中下跌0.62%至每盎司3,666.16美元,有別前一 日最高觸及的3,702.95美元。紐約12月期金挫低0.7%至3,700美元。 美元指數反彈回升0.2%,令黃金對其他貨幣持有者而言變得更貴。
國際金價今年以來漲幅高達40%,臺灣銀行黃金存摺牌價距重返每 公克新台幣3,600元之上,只差臨門一腳。臺銀指出,樂觀看待美國 今年降息幅度持續提高,進而激勵金價漲勢。此外,印度與波蘭官方 皆有意提高黃金儲備,各投行亦紛紛調高對金價未來預估價格,技術 面來看,各天期均線多頭排列,支撐金價表現,後續需密切關注美國 與各國貿易談判進展,及俄烏、中東間的摩擦是否能降溫。
公股行庫主管表示,聯準會降息預期增加投資人持有黃金的意願, 加上降息循環使國際美元相對走弱,有望吸引外國買盤進駐。此外,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具通貨膨脹效應,中期而言,為黃金提供適度助力 。
星展銀行認為,地緣政治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帶動投資人避險需 求、美國「大而美法案」加劇,與去美元化和貨幣貶值相關的風險等 。
投行高盛近日發布報告指出,若私人投資於美債市場的資金有1% 轉向黃金,黃金價格便可能達到每盎司5,000美元,預測到2026年中 時,金價可能攀抵每盎司4,000美元。德意志銀行17日也將2026年黃 金平均價格預測上調至每盎司4,000美元。
|
5 |
臺銀:美降息將推升金價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9-16 |
黃金價格上周來到每英兩3,674美元歷史新高,臺灣銀行表示,本周美國聯準會(Fed)預期至少降低1碼,若會後Fed主席鮑爾談話偏鴿,使得今年降息幅度更大,有機會激勵金價挑戰歷史高檔,反之則可能會回測3,600美元整數關卡。法國巴黎銀行則看好未來一年,金價上看4,000美元大關。
臺銀表示,上周因日本與法國政治動盪、美國非農就業人口下調、投資人預期Fed年內可能多次降息等因素鼓舞金價漲至3,674美元再度推升歷史高位,但是高檔賣壓不輕。另外,美國與其他國家談判出現進展,加上本周為超級央行周,追價買盤漸趨觀望使金價拉回,全周呈現上漲後區間震盪走勢。
臺銀認為,若無意外Fed本周至少降息1碼,會後若鮑爾談話內容較為偏鴿,投資人將樂觀看待美國今年降息幅度有望提高至3碼甚至更多,有機會激勵金價重啟漲勢挑戰歷史高點3,674美元,反之可能使失望賣壓出籠而回檔測試3,600美元整數價位。
法巴銀指出,金價的漲勢主要來自四大因素支撐,首先,美國就業數據疲弱,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升高,推動避險資金湧入金市;其次,地緣政治與財政不確定性加劇,使市場尋求避險資產;第三,全球央行積極增持黃金,以分散美元資產風險;第四,在降息環境下美元走弱,低利率有利於黃金與白銀等無息資產走強。
|
6 |
貿易戰影響公股銀大陸分行獲利 H1年減逾4成 |
摘錄工商A7版 |
2025-09-13 |
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行2025年上半年大陸地區分行稅前淨利合計 為10.62億元,年減幅逾4成。公股銀主管指出,大陸地區獲利衰退, 主要受到景氣不振、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未來持續保守看待大陸 獲利表現。隨著營運據點績效轉差,各銀行內部亦評估優化大陸地區 據點的營運效能,採整頓與開拓同步進行。
觀察各公股銀上半年大陸分行獲利情形,以第一銀行稅前盈餘2.8 5億元居冠,其次包括台灣銀行、合庫銀行及兆豐銀行獲利也均逾2億 元;土地銀行上半年大陸地區分行則虧損1.78億元。若與去年同期相 比,僅合庫銀、臺灣企銀大陸分行獲利逆勢成長,其他銀行均呈現衰 退。而彰銀為子行未計入大陸分行獲利。
兆豐銀表示,今年以來大陸地區分行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受 到景氣低迷、中美貿易摩擦與地緣政治影響,加上當地放款利率持續 下調,利差空間縮小,導致整體獲利衰退。
土銀指出,在風險管控下,授信政策趨於緊縮,造成大陸地區分行 獲利不如預期,但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將持續推展業務,仍有改善的可 能性。合庫銀說明,大陸地區獲利表現優於去年同期,主要受惠於資 產品質提升。
公股銀大陸分行客戶多以台商為主,近年因全球政經情勢、通貨膨 脹等因素,導致績效不如過往。兆豐銀在大陸地區設有2家分行及2家 支行,近期已決定整併同質性較高的兩家支行,以撙節營運成本、有 效配置資源,並將主力業務及資源投入存續據點,持續服務當地台商 、深耕市場,力拚提升整體經營效益。
臺銀表示,目前於大陸地區設有3家分行,基於成本效益及大陸地 區整體業務發展規劃考量,現階段以集中現有資源穩健經營為首要目 標。合庫銀同樣指出,海外布局考量重點包括台商經營脈動、營運成 本、當地市場環境及數位轉型趨勢等因素,目前大陸地區共5家分支 行,未來將視外界環境變化,適時進行區域整頓與開拓。
|
7 |
八大公股銀 對陸曝險創低 |
摘錄工商A7版 |
2025-09-13 |
公股銀行2025年上半年對陸曝險續降,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 6月底,八大公股銀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金額合計共1, 226.56億元,與第一季底相比減幅高達14.14%,占前一年度淨值比 例也從第一季的7%減降至5.78%。
進一步觀察各銀行情形,八家公股銀對大陸地區曝險占淨值比率全 數降低,其中,臺灣銀行比重為2.64%,為公股銀中最低;彰化銀行 為11.31%,為公股銀中最高,仍較第一季的12.53%下降;減少最多 的則是兆豐銀行,從第一季的10.65%下降至第二季7.95%,其次為 合庫銀行從8.87%降低至6.65%。
若從曝險金額來看,包括兆豐銀、彰銀、第一銀行、合庫銀、臺銀 及土地銀行均分別逾百億元,其中又以兆豐銀253.34億元、彰銀221 .4億元與一銀211.25億元最高;華南銀行、臺灣企銀則未超過百億元 ,分別僅70.67億元、47.75億元。
公股銀主管評估,中美貿易競爭、大陸經濟成長乏力與地緣政治風 險等影響下,對於大陸市場將採取更保守態度,預期下半年對大陸地 區曝險金額仍將呈現下降趨勢。
臺灣銀行指出,面對中美間關稅不確定性持續及大陸經濟下行情勢 ,未來將持續以審慎態度積極管控風險,採取穩健授信策略,妥慎管 控授信風險,以因應經營環境變化,維持營運穩健發展。
兆豐銀行表示,由於近年大陸政經情勢下滑、中美對抗及關稅議題 持續,經濟未見復甦,基於風險管控,因而逐步調降曝險,目前預估 下半年曝險持續呈現減降趨勢,仍將視大陸景氣及客戶需求調整。
合庫銀行提到,截至今年第二季為止,大陸曝險金額占淨值已連續 多季持續下降,下半年將持續控管曝險額度,並優先承作優質台商與 具有風險移轉效果的授信案件。土地銀行同樣預估,未來對大陸地區 曝險金額將持續下降。
|
8 |
土銀臺銀保守看明年土建融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9-13 |
國內兩大公股行庫土地銀行及臺灣銀行最新預算書出爐,其中土銀認為,由於政府陸續實施各項管控措施,抑制房市交易熱度,預期土銀建築貸款呈下滑;央行不動產貸款政策調整亦使民眾購屋轉為審慎,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呈下跌趨勢。臺銀也表示,將控管消費者貸款區域、建築業集團、縣市別土建融,審慎評估土建融案件。
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2026預算出爐,針對土建融核心業務預估,由於政府陸續實施各項管控措施,抑制房市交易熱度,預期土銀建築貸款呈下滑;央行不動產貸款政策調整亦使民眾購屋轉為審慎,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呈下跌趨勢。
在明年放款業務方面,土銀指出,受美國政府經貿政策變動、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外溢效應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恐將影響企業融資需求。
再者,土建融為土銀核心業務,由於政府陸續實施各項管控措施,抑制房市交易熱度,致土銀建築貸款呈下滑;央行不動產貸款政策調整亦使民眾購屋轉為審慎,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呈下跌趨勢,因此,除持續鞏固土建融專業利基外,積極辦理中小企業放款及各項專案貸款,並持續擇優質客源承作,拓展民營企業及消費者貸款,以利提升主要獲利來源。
臺銀明年預算顯示,控管消費者貸款區域、建築業集團、縣市別土建融、不動產集中度、特定產業、行業別、大陸地區與集團企業授信曝險,並實施經權授信差別授權,遵循「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加強控管授信風險。
此外,臺銀將加強推展優質自住型房貸業務,承作適用較低風險權數之購置自用住宅貸款,提升授信品質。
|
9 |
臺銀帶頭 收支比審核放寬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9-12 |
為解決房貸緊縮爭議,協助首購、自住族群買房,金管會、中央銀 行相繼放寬房貸相關措施後,具體執行面上,公股銀行龍頭臺灣銀行 11日正式宣布,在既有授信風險控管基礎下,即日起,對於符合無自 用住宅條件購屋者辦理購置自用住宅貸款時,收支比率審核基準由2 00%調降至180%。
臺銀為最具政策指標性的大型行庫,此作法形同全體國銀的房貸政 策定調,不僅公股銀行會陸續跟進,也將影響其他銀行的房貸授信規 範。
行庫主管指出,基於風險控管的考量,銀行會要求借款人收支比須 達到一定比例,才能取得規定的貸款成數,否則將減少放貸成數。臺 銀先前一度將房貸審核所得收支比拉高到200%,代表貸款人每月收 入必須為支出的2倍,才能取得最高8成的房貸成數,為市場上相當嚴 謹的做法。
9月1日起,已撥款的新青安優惠貸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 限額,臺銀也率先放寬此項標準,配合政府強化對自住需求民眾,提 供購屋融資的金融支持,決定調降收支比率審核基準。
臺銀強調,審查授信案件時,恪遵銀行公會授信審查原則及主管機 關規範,依個案的信用狀況、資金用途、償還來源、債權保障等條件 綜合評估,核給適宜的融資額度及條件。收支比率為評估還款能力的 重要指標,此次調降無自用住宅者還款能力審核基準,即在相同收入 及其他條件下,將提高購屋貸款可貸額度,最高仍不逾購價或該行核 估時價孰低的8成,以減輕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資金籌措負擔,協助更 多無自用住宅者安心成家。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曾指出,為避免民眾會因還款能力造成生活困難 ,銀行訂有收支比標準,核貸時會,會綜合考量借款人的收入與支出 狀況,房貸成數衡酌因素除了收支比,也與擔保品本身鑑價結果有關 ,呼籲民眾申辦貸款要評估自身財務條件,審視家庭收支規劃,避免 金融波動風險影響生活品質及還款能力,維護良好信用。
|
10 |
臺銀 啟動貴金屬RWA代幣化跨行實證 |
摘錄經濟A 15 |
2025-09-09 |
在全球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浪潮下,臺灣銀行8月啟動「貴金屬業務運用RWA代幣化技術跨行應用聯合實證」專案,是國內金融機構針對貴金屬進行的大型RWA代幣化實證計畫。該專案由臺銀提案,攜手土銀丶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海商銀丶臺灣中小企銀丶永豐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及將來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透過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的聯合自主實證機制,共同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貴金屬業務的創新應用。
此次實證專案臺銀選擇以貴金屬有形資產作為主題,研究運用智能合約達成跨機構有形資產交付的服務模式,並評估實體分行服務與代幣化技術的整合可能性。
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指出,此次實證採用雙層式架構設計,各銀行間交易帳務採聯盟鏈代幣方式清算,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交易規則,不僅能實現銀行間的高效清算,更能為貴金屬業務創造更多創新可能。
臺銀創新實驗室主任盧建志表示,此次實證將委託區塊鏈技術廠商BSOS(灣谷科技)進行技術支援,深入探討代幣發行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鑄造、轉讓、提領、銷毀等環節,透過跨行合作累積的實證經驗,將協助建立產業標準與最佳實務指引,為我國金融業在虛擬資產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該專案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初步實證成果,屆時將提供主管機關制定相關政策參考。
|
11 |
臺銀 啟動貴金屬RWA代幣化 |
摘錄工商C5版 |
2025-09-09 |
在全球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浪潮下,臺灣金融業邁出歷史 性一步。臺灣銀行日前宣布,正式啟動「貴金屬業務運用RWA代幣化 技術跨行應用聯合實證」專案,這是國內金融機構針對貴金屬進行的 大型RWA代幣化實證計畫。
該專案由臺灣銀行提案,攜手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 海商業儲蓄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永豐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及將來銀行等八家金融機構,透過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 e)的聯合自主實證機制,共同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貴金屬業務的創新 應用。
此次實證專案有別於國際潮流多聚焦於無形金融資產代幣化,臺灣 銀行選擇以貴金屬有形資產作為主題,特別研究運用智能合約達成跨 機構有形資產交付的服務模式,著重探索如何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及 降低成本,並評估實體分行服務與代幣化技術的整合可能性。
臺灣銀行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指出,此次實證採用雙層式架構設計 ,各銀行間交易帳務採聯盟鏈代幣方式清算,而客戶端仍維持以黃金 存摺進行交易,在模擬環境中測試此架構與不同行庫間的黃金商品提 領等應用情境之可行性。未來消費者持有黃金代幣除資產保值外,還 可能透過流動性質押等創新機制獲得額外收益,創造更多元的價值。
臺灣銀行創新實驗室主任盧建志表示,此次實證將委託區塊鏈技術 廠商BSOS(灣谷科技)進行技術支援,深入探討代幣發行的完整生命 周期管理,包括鑄造、轉讓、提領、銷毀等環節,透過跨行合作累積 的實證經驗,將協助建立產業標準與最佳實務指引,為我國金融業在 虛擬資產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該專案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初步實證成果,屆時將提出具體的代幣 發行架構、業務模式及相關建議,可提供主管機關制定相關政策之參 考。
|
12 |
公股銀H2募新血 資安、財管人才夯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9-09 |
公股銀行陸續啟動下半年徵才計畫,除傳統金融人員外,數位、資 安及高資產財富管理人才成為招募重點。公股銀指出,數位轉型、E SG與高資產財管是未來發展主軸,徵才將朝多元化發展,藉由穩定的 薪酬福利、完善的培訓機制,吸引人才加入。
兆豐銀行指出,未來除持續招募一般金融業務人才外,亦規劃招募 高資產財管、數位金融及資訊科技等專業人才。其中,一般金融業務 人才除遞補退休人力外,並預為培訓基層儲備幹部;高資產財管人才 、數位金融及資訊科技人才則為因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業務推展及A I智能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人力需求。
臺灣銀行表示,近年聚焦數位轉型、金融科技與資訊職缺,同時重 視法遵法務、資安及國際人才,以應國際趨勢與海外布局,並適度培 訓ESG專業,打造兼具數位與永續的核心競爭力。
合庫銀行提到,目前已設置私人銀行部及永續發展辦公室,積極發 展高資產理財與ESG業務,亦持續透過電子金融、資訊、資安及業務 部門跨部門合作,推動數位金融發展;後續將視業務需要,持續對外 招募資訊及理專人員,並透過內部養成專業人才。
臺銀目前展開今年第二次新進人員甄試,預計徵才250人,涵蓋資 訊、資安、法遵、數金及智慧金融等人員,試用期間月薪約3萬9,00 0元至6萬1,000元,期滿後月薪約4萬元至6萬3,000元。
土地銀行下半年則規劃對外招募240人,除一般金融人員外,並開 出AI應用人員、國內外分行資訊人員、電子金融業務人員及高資產財 管業務企劃人員等職缺,起薪最高約為5萬3,000元。
兆豐銀說明,下半年除常態性理財人員招募,亦規劃招募財務、資 安及機電業務人員等,預計數十人,基層人員起薪最高為5萬5,200元 ,資深經驗人員起薪則依工作經歷及專業能力面議。
|
13 |
公股銀招外派 搶才大不易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9-09 |
金融業海外人才搶手,公股銀行陸續釋出下半年海外職缺,一般多 以對內招募為主、對外招募為輔。公股銀主管坦言,由於外派工作負 擔大,除了面臨語言能力及當地法令適應問題外,銀行也因疫情後通 膨導致人事成本壓力上升,使得徵才難度升高,但觀察年輕員工普遍 具有一定程度的外派意願,未來將透過培訓、內部輪調及完善福利機 制等,密切觀察市場需求,適時增加派駐人力,以強化海外據點營運 。
臺灣銀行指出,海外人才對於金融專業職缺誘因包含國際工作舞台 、專業發揮空間等;對銀行端而言,海外單位因營運需要,須延攬高 薪專業領域如法遵合規、資訊安全、會計法報等所需人力,且疫後海 外通膨劇增,導致市場平均工資水準攀升,加上近年陸續增設代表人 辦事處,用人需求及人事成本提高。將持續透過內外部培訓管道,培 養自有人才,提升國際布局,並因應海外市場需求適時增加派駐人力 ,同時積極培訓就地雇用員工及激勵其工作表現,減輕外派人力負擔 。
合庫銀行現行除對內每年舉辦海外儲備人員甄選,對外亦持續招募 儲備菁英(GA)人員,未來透過培訓可派赴海外單位服務。觀察近年 報名外派甄選情形,以年輕員工報名較為踴躍,資深主管人員因需考 量資歷相關因素,故較難覓得。
土地銀行表示,對行內辦理海外人才招募部分,各年度均有相當人 數報名,但因海外分行業務與國內稍具差異,多需經額外培育,才能 符合海外業務需求;對外招募方面,近年報名人數有趨低現象。
兆豐銀行強調,海外人才招募主要面臨語言能力、專業背景與當地 法令適應等挑戰,內部透過舉辦海外分行業務課程及海外經理人經驗 分享講座,鼓勵員工勇於自我挑戰,希望吸引優秀行員踏出舒適圈, 進一步成為全方面的銀行人才。下半年海外人才招募,兆豐銀預計遴 派約25~30名員工,以遞補海外分行輪調人員職缺,主要招募職缺類 型包括授信、營業、外匯、資訊及法遵人員等,目前提供輪調人員海 外津貼、房租津貼、水電瓦斯費及膳費交通費補助之外,另有子女教 育補助及探親機票等福利措施。
臺銀規劃招募海外法遵人員、海外資訊主管及國際金融人員共3類 甄試類組,預計錄取正備取17人,試用期滿後月薪最高約為4萬6,00 0至6萬3,000元。
|
14 |
公股銀H1放款 企金、消金兩樣情 |
摘錄工商A9版 |
2025-09-08 |
公股銀行上半年放款成長動能持續,截至2025年6月底,八大公股 銀放款餘額較2024年同期成長4.83%,其中,消金方面主要因新青安 帶動房貸業務持續成長,多家公股銀放款餘額年增達雙位數;企金部 分則因匯率劇烈波動,海外放款營運量換算新台幣後呈現減少,導致 整體放款餘額年增幅僅個位數。
據金管會資料顯示,上半年公股銀放款成長情形,前三名依序為臺 灣銀行年增9.62%、臺灣企銀6.75%、土地銀行6.56%,其餘銀行年 增率落在2~5%間,僅華南銀行6月底放款餘額較去年同期略為減少 。受惠新青安房貸挹注,臺銀、臺企銀與土銀上半年底消金放款餘額 均成長達雙位數,其中臺企銀更年增近3成,進而帶動整體放款成長 率居公股銀前段班。
市占表現上,前三名為臺銀、合庫銀行及第一銀行,市占率各為8 .06%、7.07%及6.17%,八家公股銀合計放款占整體國銀比重為46 .34%,與去年同期47.33%相比略為下滑。
土銀指出,上半年消金放款以購屋貸款成長最為顯著,主要因建商 推案陸續完工交屋,整體房貸市場需求量增加所致;相較為落後的放 款項目為信用貸款,由於近期景氣衰退、投資機會減少,導致客戶申 辦信貸意願降低。
合庫銀亦提到,上半年個金放款業務成長最多的項目為房貸業務, 除新青安貸款條件較為優惠吸引民眾辦理,另受惠工案完工,較多民 眾有自住購屋需求。
不過,也有銀行因配合中央銀行實施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自主管控措 施,導致房貸放款受到限制。兆豐銀行指出,相較房貸業務,上半年 放款項目中,信貸成長更為顯著;國內企消金放款動能持續推升。
|
15 |
福利落差 人才搶輸民銀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06 |
財政部所屬國營銀行五大福利提升方案卡關,目前均未通過,僅2026年預算編入「一胎10萬元」的生育補助,公股圈認為此為比較有機會通過的方案。而福利待遇、台積電效應及少子化也成為國營銀行攬才致命傷。
公股銀行中未民營化的包括臺銀、土銀及輸銀,多年來和民營化金融機構存在獎金、福利落差過大問題。上會期多位朝野立委都達成共識要求財長更積極向人事總處協商。財長莊翠雲當時表示,已將五大措施提報政院,包含生育補助、伙食費、經營績效獎金上限調高、員工福利信託,以及提撥決算稅前盈餘一定比例激勵員工。
其中,生育補助費每一胎10萬元;伙食費每個月3,000元;經營績效獎金上限從4.4個月提高至4.6個月;對於基層員工,應在決算稅前盈餘中提撥1%至8%,按照員工績效達成情況等給予激勵;以及提撥員工福利信託。
不過,據了解,由於日前有大罷免進行而使相關政策延宕執行,目前臺、土、輸銀僅被通知2026年預算編入一胎10萬元預算,公股圈人士認為是比較有機會通過的一項方案。雖然財政部已同意所屬國銀福利提升方案,但主管機關為人事行政總處,倘財部提案通過,將涉及經濟部所屬等其他國營事業都比照一體適用問題,成為整體政策面考量。
|
16 |
金飯碗失色 公股銀報考大減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06 |
有「金飯碗」之稱的公股行庫徵才情況一年比一年慘淡,每年徵才重頭戲「面向新鮮人招募」的報考人數,較去年減少近2,000人,持續呈逐年減少趨勢;若加上中華郵政大減近7,000人,形同公股金融事業報考人數比去年少9,000人,另「金飯碗」指標臺灣銀行則雪崩逾千人,跌破2,000人大關,較十年前動輒萬人報考已盛況不再。
八大公股行庫及中華郵政的例行徵才,均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理。據統計,上半年首輪鎖定應屆畢業生的招考,扣除尚未辦理的土銀及主要招募經驗與菁英行員的華銀,除兆豐銀報考人數與去年持平之外,其餘均減少,以百分之百國營的臺銀大減1,099人最多,從前年5,000餘人、去年3,000餘人,到今年僅剩1,927人。需用185人,錄取率約9.6%。報到率不足八成。
由於報考人數逐年減少,公股銀均維持每年多次招考策略,但以畢業季前首輪的徵才統計才具代表性,主因為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大規模徵才,代表每年從業外中真正有志從事金融業的新血,趨勢仍逐年下行。
近兩年報名人數超車臺銀登上最受嚮往公股銀的合庫,今年第一輪徵試報考人數為2,591人,較去年減少693人,跌破3,000人大關。
熟悉招考情況金融圈主管表示,2011年時臺銀報考人數達萬人,一銀、華銀、彰銀也有6,000人,每家銀行平均錄取率個位數。現在臺銀僅不到2,000人;三商銀也在1,500人內,錄取率升到雙位數。總體而言十餘年來報考人數已大減七成。
眼看徵才情況嚴峻,臺銀今年特別分批招考,第二次新進人員甄試於3日截止,預計正備取共計250名,總報名人數1,745人,平均錄取率上升到14%。臺銀7月有16位經理以及12位副理退休。臺銀董事長凌忠嫄也憂心人才不夠接棒會造成斷層,因此她上任以來視員工待遇提升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
17 |
新青安1,200億 加速撥款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9-05 |
行政院昨(4)日拍板,新青安排除《銀行法》72-2條不動產放款上限,為七年來不動產天條首度鬆綁,銀行業預估,目前已核准但尚未撥款的新青安額度1,200億元可望快速釋放出來,而金融圈預估,從9月1日至明年7月底,新青安屆滿退場,可望增加500億至700億元量能。
不過,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昨天直言,相較銀行法,央行對於不動產集中度的規範才是目前銀行不動產放款的主要限制;以北富銀為例,超過28%就會自我警戒,目前水位離28%還有一段距離。他也指出,現在銀行法第72-2條不是限制銀行不動產放款的主要因素,央行控管不動產集中度才是更緊的控管。
行庫圈指出,新青安排除不動產放款上限,的確可以讓72-2條計算不動產放款分子時,可以大減壓,但關鍵還是「央行集中度控管」沒有鬆綁,釋出額度空間並未如外界想像的大。據了解,有部分行庫卡在央行集中度控管,就算排除了新青安,能新增貸放空間非常低,頂多撥貸作業時間縮短。
土銀身為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動產授信可不受不動產放款天條限制,但土銀為控管風險,已逐年調控業務成長率,據了解,主管機關也要求,以放款總量為基準,土建融業務不可超過25%、房貸比重不可高於35%,二者合計60%。土銀則指出,若央行不動產集中度管制、金管會對土銀規範未放寬,不會增加新的房貸承作量;臺銀指出,會持續將資源用於自住購屋民眾。
第一銀行指出,該政策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促使潛在買方由觀望轉向實際購屋行動,估計新青安每月新承作量可望提升,隨可撥貸額度增加,預期將有助於縮短撥貸排程時間。台企銀則表達,將全力配合政策,持續支持青年購屋需求。
銀行局長童政彰則說,八家行庫72-2條比率是27.6%略高於整體26.04%,其中合庫28.3%最高,因行庫吸收存款不易、使新青安貸款額度受限,金管會排除後,符合新青安資格者買房就不會有額度卡住的問題。
公股銀行最新統計顯示,截至8月27日,已核准但尚未撥款的新青安貸款案件達12,923件,總金額約1,257億元。由於9月1日起銀行法第72條之2修正上路,相關貸款將不再納入限額,初期至少將釋放逾1,200億元的額度。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推出以來,累計放款金額已突破9,000億元。
除了銀行房貸,保險局指出,截至明年底前,六家壽險業者還可承作的房貸額度約3,300億元,若民眾有辦理貸款需求,亦可向壽險公司申辦。
|
18 |
天條鬆綁 房市迎三道東風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9-05 |
新青安政策排除在銀行法72-2條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房地產 業者認為,「房市風向變了」,申請房貸排隊卡關的情形可望改善, 此外,也會有房市信心回穩、公股新承作意願回升與低總價產品受惠 等。
新青安自2023年8月上路以上,累計已核貸近13萬戶、金額近1兆元 ,不過隨著房貸緊縮、排撥情況嚴重,新青安申貸快速下滑,今年7 月八大行庫僅撥貸4,182戶、撥貸金額343.73億元,更僅有臺銀、土 銀單月受理逾千戶,5家受理戶數不到300戶,對比初期受理狀況有明 顯落差。
政院拍板將新承作的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72-2條後,可望提升公股 銀行的承作量能,解決首購貸款的問題。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 敬德表示,可望讓公股銀行有更多的承作空間,畢竟現在一般首購房 貸利率動輒2.5%起跳,比起來新青安過了利率補貼期間,仍相對有 競爭優勢。
對房市而言,低總價區域相對受惠,尤其總價1,200萬元內的產品 。此外,年底銀行自主管理屆滿一年後的變化、即將在18日舉行的第 三季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態度是否改變,都會影響房市後續走勢。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雖然房市仍在央行選擇性 信用管制的壓力下,但可讓目前名下沒有房屋的購屋人重新獲得「無 敵星星」,讓自住客一解燃眉之急,提振市場信心,若能因解決流動 性讓目前膠著市況活起來,房價落底頗值得期待。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銀行法額度採計的定義 放寬,不等同於實際申貸條件放寬,房貸放款仍受到信用管制的約束 ,且只有今年9月以後的新青安放款不計入天條上限計算,短時間內 能釋出的資金量不會太多,對房市交易價量影響有限,加上銀行對於 貸款人的財務信用審核仍會維持一定風控標準,購屋族還是得採保守 規劃。
|
19 |
美9月降息預期破9成 黃金存摺飆破3,500元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04 |
國際金價3日續飆新高,臺灣銀行黃金存摺牌價重返每公克新台幣 3,500元之上,盤中最高觸及3,518元,為4月下旬以來、逾四個月新 高。
臺銀指出,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大部分全球關稅措施於法 無據,引發市場不確定性,避險性需求帶動金價上漲,且美國公布8 月標普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 M)製造業指數,雙雙不如預期,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9月降息 預期突破9成,推動金價走升。
臺銀表示,金價8月全月走勢一度因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 期而壓回,但低點並未跌破3,300美元,近期市場對美國聯準會獨立 性的擔憂日益加深,加上受到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佳,與聯準會主席 鮑爾鴿派談話影響,9月降息機率偏高,激勵金價突破3,400美元關卡 ,更往上挑戰歷史新高。
美國PPI數據顯示通膨有升溫跡象,臺銀表示,如預期美國降息幅 度下降,美元指數反彈,金價若無法守穩於季線,不排除往下回測至 3,300美元尋求支撐。短、中期支撐為3,354、3,300與3,250美元,上 檔反壓為3,500、3,550及3,600美元。
公股銀行主管分析,因預估聯準會9月將進一步降息,由於黃金是 不孳息的資產,降息會相對提升投資人持有黃金的意願,同時降息促 使美元走弱,也將吸引美國以外的外國買盤。
公股銀認為,地緣政治、關稅通膨及美國債務等風險,持續支撐金 價表現,國際投行亦上調今年及明年預測,最樂觀上看4,000美元。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近五個月金價處在高檔盤整的水準,市場正 等待新一輪利多消息出爐。投資組合布局上,建議可適度納入與股市 相關性較低的黃金資產,透過多元布局的策略降低整體投組的波動風 險。
|
20 |
9國銀作夥 催生黃金代幣化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04 |
國際金價驚驚漲,市場對黃金的關注度升溫,黃金代幣化議題浮上 檯面。臺灣銀行為國內黃金交易最大批發銀行,正攜手土地銀行、華 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企銀,及民營銀行中信銀行、永豐銀行、上 海商銀、將來銀行共9家銀行,針對黃金代幣化進行PoC(概念驗證) 實證,預估年底前提出驗證可行性結果。
銀行主管透露,此案由臺銀向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案,進行底層技 術研究,若透過區塊鏈技術將黃金代幣化,未來可應用於多元場景, 例如黃金存摺目前採計帳式,投資人持有達一定數量後,可以至分行 換成實體黃金,但跨行提領黃金很麻煩,各銀行實體庫存有限,需向 臺銀調度,再安排運鈔車運送,因此提領門檻不低,銀行也會收取一 筆不便宜的手續費,補貼運輸、保全等成本。
一旦黃金代幣化後,客戶拿著憑證到指定分行,即可更快速地完成 提領,跨行間清算速度隨之加快。國內環境若更開放,未來客戶可直 接拿到黃金錢包、黃金token(代幣),也可以用來質借。
銀行主管表示,現階段實證聚焦進行整個架構驗證,之後法規開放 的話,除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不動產也有可能代幣化,在實體世 界做更多開放式的應用,推動金融市場數位創新。
目前進駐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業者,皆可提案申請聯合自主實證, 由園區協助與主管機關進行前期溝通,並舉辦說明會,提案時程通常 在上半年,為期半年研究,以黃金代幣化實證案為例,預期年底可提 報研究成果。
銀行主管強調,基於避險需求考量,民眾會考慮購買現貨黃金窖藏 ,雖具備保值功能,但也面臨保管空間、安全與流動性不足等問題。 因此黃金存摺的推出,使投資黃金更便利,買賣交易快速,投資人僅 需透過帳面操作即可持有黃金,也不須考慮儲存空間。據統計,截至 2024年底,國內黃金存摺開戶數已達430萬戶,平均每5人就有1戶, 顯示黃金存摺在台灣已是成熟商品。
|